晒秋是什么意思啊 立秋晒秋图片

admin 生活常识

晒秋是什么意思啊 立秋晒秋图片

本文章主要讲述立秋晒秋是什么习俗(晒秋是啥意思),生活百科网主要提供生活常识,数码科技,有氧运动,家庭美食,科普答疑,衣物护理,生活乐趣等生活百科知识

立秋的风俗有哪些

立秋的风俗有祭祀土地神、庆祝丰收、啃秋瓜、晒秋等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它代表着夏季和秋季的转换,但立秋之后天气依然炎热。同时,这个节气对于农民非常重要,立秋前后农作物生长旺盛并趋于成熟,对于农事的意义非常重要。

立秋的风俗有哪些

1、祭祀土地神

在我国民间,一些地方有在立秋这一天祭祀土地神的习俗。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而立秋是农事非常重要的节气,关系到一年收成。人们在立秋节气祭祀土地神,希望土地神可以保佑自己,获得好的收成。

2、啃秋瓜

在我国南方地区,有着“立秋啃秋瓜”的习俗。立秋之后,虽然早晚的气温较低,但是秋老虎肆虐,非常容易让人感到倦怠、乏力,甚至会比较烦躁。在入秋这一天多吃西瓜,以防秋燥,西瓜有解渴降暑的功效。

3、晒秋

在我国湖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地山区的农村,人们有着立秋节气晒秋的习俗,晒秋如今已经成为典型的农俗现象。人们在立秋前后将自家的农作物放在房前屋顶晾晒,有着祈求丰年的寓意。

立秋有哪些民俗活动?

立秋有啃秋、秋社、贴秋膘、喝立秋水等一些习俗。

啃秋

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在立秋这天,人们会有啃西瓜或者香瓜的习俗,据说这样既可以不生秋痱子,又可以避免拉肚子。

秋社

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始于汉代,这是人们在丰收之后对神仙的答谢,现在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这个习俗。

贴秋膘

在夏天时,人们会因天气炎热而食欲不振,因此可能会体重减轻,到了立秋,这个时候天气凉爽,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类,增加营养,弥补夏天的损失,象征着“以肉补膘”,这就是所谓的“贴秋膘”。

喝立秋水

在四川等地方,在立秋的时候,人们会喝立秋水,在立秋正刻,全家人都要喝一杯水,可以消除积暑,秋来不闹肚子。

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还会有摸秋,举办秋忙会和秋收互助等一些习俗。

立秋有什么习俗

立秋的讲究有:

1、宜祛暑滋阴,立秋之后,昼夜温差加大,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,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。

2、调理脾胃,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,气温还是较高的,空气湿度也较大,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、利湿、健脾,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,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。

3、心理调适,昼夜温差的展开,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都受到抑制,导致机体功能紊乱,进而使情绪低落,注意力难以集中,甚至还会出现心里烦躁、多梦、失眠等一系列症状,即人们通常所说的“低温抑郁症”。

立秋的民俗活动

立秋的风俗活动有:吃西瓜、晒秋、贴秋膘、秋社、喝立秋水。

1、在南方有“立秋啃秋瓜”的习俗,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,以防秋燥。

2、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,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。在湖南、广西、安徽、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,由于地势复杂,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、挂晒农作物。

3、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“贴秋膘”一说。

立秋的“立”是开始的意思,“秋”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。立秋表示暑去凉来,秋天开始之意,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。

立秋有哪些习俗

立秋的习俗有晒秋、举办秋忙会、秋收互助、秋田娱乐、贴秋膘、啃秋等。

秋忙会

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,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。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,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。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,变卖牲口,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。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,设有骡马市、粮食市、农具生产市、布匹、京广杂货市等。现今把这类集会,都叫做“经济贸易交流大会”。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、跑马、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。

啃秋

“啃秋”在有些地方也称为“咬秋”。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,称“咬秋”,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,时逢立秋,将其咬住。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“咬秋”,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。在浙江等地,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,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。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,全家围着啃,就是啃秋了。

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。他们在瓜棚里,在树荫下,三五成群,席地而坐,抱着红瓤西瓜啃,抱着绿瓤香瓜啃,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,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。啃秋抒发的,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。


标签:立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