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菩萨有什么讲究吗 拜菩萨有什么作用

admin 衣物护理

拜菩萨有什么讲究吗 拜菩萨有什么作用

本文章主要讲述拜菩萨有什么习俗(拜菩萨有什么好处),生活百科网主要提供生活常识,数码科技,有氧运动,家庭美食,科普答疑,衣物护理,生活乐趣等生活百科知识

进寺庙拜菩萨有什么讲究?

去烧香拜佛要穿着得体、简约,不要穿得过于鲜艳。

也开始主张文明供佛,提倡以鲜花代替香烛等,可以适当入寺随俗。

忌行为举止失当。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、指点议论、妄加嘲讽。

拜菩萨有什么讲究 拜菩萨注意事项

无戒不能修佛,修佛不能不持戒;世俗万事皆然,无戒无律,则无纪无纲,万事不偿;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,或认为束缚执着之事,则定堕三恶道而不得度,慎哉!

第一条:寺庙内的一针一线,不得取用

若受师父馈赠物品,得捐款于功德箱内。寺庙之物不分价值,微细至纵使您在寺庙打一通电话,而不投一块钱,就足够下地狱受苦,这叫因小果大,后悔莫及!因小果大,可上升为天人,下地狱受苦!

第二条:不得摘取寺庙山上之水果

很多信徒每逢星期日常朝山入寺拜佛,甚是虔诚,但有些人,不知规矩,看到寺庙后山水果树上长满很多熟透的水果,令人垂涎三尺,情不自禁地自摘而食,而犯了偷盗寺物之罪,够下地狱之条件。应知未得施主允准之物,皆不得取食,信徒不取回亦不言明要供养十方僧众,此物乃为原主,不得取用,凡取用皆犯盗戒也,当堕恶道矣!

第三条:入佛堂不得吸烟、穿拖鞋、皮鞋、嚼槟榔

我常看到多人在佛堂中吸烟、嚼槟榔,实为不敬三宝行为,并污秽了佛堂清静。应知香烟之气颇毒,可使人致癌,并干扰人之情绪,嚼槟榔非但不雅观,且污染环境卫生,佛寺四周有天龙八部护法,若随地吐槟榔汁,当污秽圣地而不干净,则罪不可赦也。

进入大殿佛堂内,应赤足入,穿一般鞋子进堂,当污秽佛堂清洁,故不宜进入佛堂内为宜,免污及圣地,而惹罪衍,当得戒守之。

一口痰一把鼻涕,下地狱火烧不息。凡佛弟子持戒清静无犯者,日久身上自可发出一种如檀香般的戒香味,醇香传百里,就如佛菩萨示现显降,芳香遍满虚空,当得众生诚心供养礼拜。

第四条:进佛寺,不得由中门入,当从旁门入

入寺内不踏门槛,需踌脚而入,是为礼也,子曰:“君子不入中门,行不履”而佛寺乃法王宝殿,佛祖其位尊当主过玉皇大天尊及一切天人,进入佛寺,当视为进入皇帝殿,拜见皇帝一样,得遵守寺内礼节,庄严不得随便,方免犯不敬三宝之罪。

第五条:进入佛堂内,不得高视佛面,当即低头即作礼拜,更不得溜达作观赏,东张西望

第六条: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、喊叫、或躺、或卧、或跑跳

第七条:入佛寺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

于佛寺四周常有众菩萨居之,天龙八部护法,环境清净无染,而人之唾液鼻涕甚为污秽,若于佛堂内随地吐痰及擤鼻涕,当污及圣地,造成空气污染,病菌传播,有害僧宝罪,当入地狱受苦,有经为证,僧护经曰:“在佛地,涕唾污地,以是因缘,入地狱中,火烧受苦不息”。若欲吐痰擤鼻涕,当以卫生纸包之,投入垃圾筒内,或至洗手台吐之,以水冲洗,当不患。!

第八条:入佛堂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

凡入佛堂,应旋即佛顶礼,或绕佛唱念佛号,佛言:当得五种福德,一、后世得端正色好,二、得好音色,三、得生天上,四、得生王侯家,五、得涅槃道。而绕佛方向,应由右而左绕行为吉也。拜佛后当即进出,切勿喧哗。

第九条:寺庙内用食,当提捐献

凡寺庙适逢菩萨辰日,举办消灾法会,都会备办素食筵席与众生结缘;或平时到寺庙用餐,皆得捐献功德金,因所食之物,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,不应白吃的;很多人有这种贪吃的通病,以为佛寺内节庆日,办素食给人吃是应该的,而不必捐钱,如此当犯偷盗食之果报。当种下地狱之根而不知,慎之!(非出家人不得供养)

第十条:一枝法杖倚壁,证果全失

昔印度二十五祖婆斯舍多尊者,过去世曾证得斯陀含果位,但入佛堂拜佛,大意将法杖倚壁而累世之修一刹那间化乌有,更遑论一般凡夫犯之,当堕恶道之果报是不庸置疑的!故入佛堂拜佛之前,应将随身物、衣、帽、手提袋放于地上,而后再行顶礼拜佛,自得福德而不犯,福报与业报就在一小动作之间,但其中这果报相差却甚巨矣!尤其千万不可将皮包、衣、帽、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。还有入佛堂,不可穿木屐或拖鞋,免扰清静及污染佛寺地,来生免堕入马蹄国之地。

第十一条:佛堂中央,不得站立或礼拜

佛堂中央位置,是主持礼拜位置,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。很多人在佛堂拜佛,都喜站跪在中央礼拜,殊不知已犯礼仪,因一寺主持,需德高才优者,方能当之,佛堂中位为尊。礼拜占主僧之位,为我慢失敬,其罪非轻。

第十二条:入寺庙,服装要整洁朴素

女人到寺庙拜佛,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,有失礼仪,跪拜礼佛时,相当不雅观,有碍佛堂庄严,并会引起来参拜之信徒非非之想,扰乱寺众之清修,则罪过矣!

第十三条: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

这点相当重要,若带小孩到佛寺拜佛,一定要管制的好,勿让小孩在大殿内东奔西跑,或随意动法器,因木鱼、罄之法器,乃龙天耳目,千万不可让小孩把玩敲打,否则罪过很重。故我奉劝各位家长,带孩子到佛堂内礼佛,不可让小孩随便玩法器,否则小孩智慧会减退不聪明,这是事实,不可不信

第十四条: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

很多人一到佛寺内,就好象进入公共场所游乐区一样,就大声谈天说地,走路搭肩勾背,随便摄影佛像,带荤肉食物吃食,将佛寺当作一般神庙或游乐场,一点恭敬肃静心都没有,如此扰乱出家人清静修行之法,当犯罪的。

持戒精严,自可证得佛性《华严经》云:“戒为无上菩提本”,持戒清静自可修得菩提,而研究佛戒,乃在戒己之心、身、六根而不犯,而非拿来戒律之尺时时去量他人,去诽谤他人之言行,则自己犯戒,何德服人矣!

第十五条:入佛寺应念“阿弥陀佛”向师父问讯

凡入佛寺,遇师父应问讯答:“阿弥陀佛”,不可直称师父法名,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,皆说声“阿弥陀佛”,向师父告别,应说“弟子向师父告假,阿弥陀佛”!

第十六条:皈依弟子应向师父顶礼

于行路中,与师父相遇,应停足向师父问讯后离去,不得闪避而过。有一点需知的,凡受过五戒,菩萨戒之弟子,遇到出家师父,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三拜,若不知跪拜顶礼,有我慢之态。而向三宝顶礼,乃在消除我慢、我执、我相之心,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,亦可消除业障。

第十七条:入师父房间之礼节

入师父房间,应扣三声:若不应声,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,不得强入,可即离去。

第十八条:对师父顶礼应知

凡师父在刷牙、洗脸、理发、睡眠、吃饭、休息、打电话、写字皆不宜作礼,在马路上亦不宜作礼,问讯即可,很多弟子为表示非常敬师父,而不分时、地的随便作礼,亦不甚雅观,有碍师父威仪!

第十九条:奉师父饮食之礼

奉饮食于师,应两手高捧奉食,食物要洗净,若吃过剩余物不可让师父食之,是为不净罪。

第二十条:与师父谈话之礼

与师父谈话,不得面对师父,应侧立或侧坐,亦不得于高处立,或太远立,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、和颜悦色,师父讲话中不得插嘴。

第二十一条:师父用物,不得用

师父之座位、床,及师父之衣、物,不得坐用。第二十二条:随侍师父之礼

师若坐,应当在旁站立,若不命坐,不可坐,站立时,不得靠壁斜立,对师父不敬。

第二十三条:对师父的尊称

若有人问汝师父之法号,应当说上某下某,不可直称师父名字,会被人取笑你不知礼节。

第二十四条:入佛寺用餐之礼节

我们入佛寺内之斋堂,或休息室内,不得争位,亦不得高声呼叫,受戒再犯戒,罪加一等

第二十五条:在佛寺过夜应知

到寺庙住宿过夜,听到师父打板(安板)通知大众入睡时,应熄灯上床睡觉,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交谈闲聊,不但扰乱出家众睡眠,又犯盗用常住物之电力,其罪亦重,入寺庙一切作息都要遵照寺内之规定,不得随便、妄大自为。

第二十六条: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

凡在寺庙内用水用电用物应节省开用,不得浪费。勿携带佛寺物品回家私用。

第二十七条:在佛寺内刷牙、洗脸时,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

在佛寺内早起床刷牙、洗脸时,不得面向佛金身或出家师父,免犯不敬,亦是一种礼貌,是为人之礼节。

第二十八条: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

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,消除业障,需心荐恭敬虔诚,方得感应,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,非但不能消业障,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!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,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,方得感应,若欲笑之,应保持小声,并以袖口掩之。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,当作观光圣地,不守纪律及形相,其因果可大矣!众人一向有此毛病。

第二十九条:拜佛之前,应洁净身体

我们在拜佛之前,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,尤其在上完小便后,应用卫生纸擦吸小便处,不让余尿污染衣服,双手要再用肥皂洗手,不得马虎,以前佛陀弟子们,每大小便后洗手七次;大便后,应再用左手后二小手指(无名指小指)沾水洗净肛门,让衣服保持干净,再以表敬重,自得佛菩萨护佑。还有男子进到佛堂拜佛,应将裤管塞到袜子里,以免防止体上不净之毛掉在佛堂内,免污秽佛堂净地,相当不敬的,此点希望男子特别遵守。

第三十条:礼佛之前,勿吃荤食、辛味、烟酒

在吃食方面,拜佛前,请勿吃食蒜、葱、鱼、肉、酒,及嚼槟榔、吸烟草,而免口污臭,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,纵使与人说话,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行为,亦会遭人掩护,更何况是拜佛呢!

第三十一条:有人礼佛,勿从前面过

在佛堂内,见有人跪地礼拜佛菩萨时,勿从前面经过,我们凡人是无福消受人家之礼拜的,他在拜佛,你从前面经过,不是等于在拜你吗?这点礼节,有很多人都会疏忽的。

第三十二条: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,不可倾斜不正

一个人拜佛心诚,他的拜佛姿势定庄严又肃穆。看了自令人起恭敬之心的。合掌拜佛,定要双手十指并拢,不用力地靠着两胸部心窝(胸部中间处地方)处,十指朝天,不可倾斜指向佛,这样是不礼貌的,然后再问讯跪拜动作,谈到手执香拜佛:皆头不拜,只用双手抖香拜或手执香拜而已相当不雅观,若不会执香问讯,正确拜香应是头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时向前一拜,连续三拜即可,拜时要缓慢而显庄严。

第三十三条:徒弟与师父不可同拜一人

弟子与师父同到师公或师伯处拜见时,作徒弟者,不得跟师同时礼拜长辈,应待师父先礼拜后,弟子方可依序礼拜,这是长幼有序之礼,应该知晓其礼,方显教养之风。

第三十四条:持佛像不得向人作礼

若自己已手持佛像时,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,而手捧持佛像,一定不可低过腰部,得在腰部以上方可。

第三十五条:拜佛不一定要点香

我们到佛寺礼佛,不一定要点香拜佛方可显出诚心,佛教最大礼节是向佛五体投地礼,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与礼节,在日本、西藏拜佛不点香,都五体投地作礼而已。

第三十六条: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

凡佛桌上有灰尘或香灰,一定要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,不可用口吹掉灰尘,尤其经典上有灰尘时,更不可用嘴吹散,要用干净布擦拭之,又以经典放在桌上时,应不可放置超过桌缘,要放在佛桌内,以示敬重,尤其手不干净,更要洗手后,再捧书本。

第三十七条: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

佛桌上平时应当擦拭清洁,除放置佛像、香炉、佛灯、烛台、花瓶以外,其他物品千万不可放在佛桌上,否则就犯了不敬三宝之罪了!还有佛前供花,要每天换水一次,若花已谢了,不可再摆设应拿掉晒干,再丢弃于干净的大河沟内,或埋放于山上,勿让人践踏。不可丢弃于垃圾堆上,这点几乎大家都难遵守到的,日后望大众改进!尤其花不可一供佛桌上,都不肯去动它,任其瓶内水臭了,花谢了又不换,等臭气冲鼻,花朵全部凋落,才要换洗,本是香花供佛,最后却犯了污染三宝之罪,实得不偿失,既然发心供佛,定要时常保持佛桌上干净无染,如此方具功德,否则反具业障,供佛不得不慎也!

第三十八条:有人诵经,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

时常有人,不懂这个礼节,是相当冒失的,人在佛前诵经或读经,他就若无其事大遥大摆地从前走过,或在旁边走动,如参观古董似的,非但扰人清静,分散诵经者精神,也阻碍龙天护法、法界有情众生听法,其业非轻也。

凡我们诵经礼忏,除调伏自性、体会经义、忏悔造业,若心诚自能感召法界有情、天龙八部来听经,让他们得闻佛法,心生法喜,可消业种善根,皆在欢喜,若在旁边走动,自会扰乱清静庄严圣地,其罪无边,天龙八部亦不会原谅的。

第三十九条:点香勿用口吹,勿用鼻闻

因香多火势大而不能熄灭时,即用嘴巴吹灭,相当不敬的,火不熄,应用扇子打灭,或分成小把,用手振动即熄也,而点香台的火种,亦不可用嘴巴吹之,仍以手或扇打熄为宜。有人点香,为试闻香味,将香拿至鼻孔一闻,再插到香炉内,这是相当不敬的,造了盗佛香罪,凡香决不可用鼻闻后再供佛,岂不成自先闻香再供佛的不敬之罪,凡香经鼻闻之后,决不可再供佛,此点要谨慎不犯!

而佛前点香,只插一枝即可,不需执着几枝,有要三枝才可,代表去贪、嗔、痴,要戒除三毒,是平时在心上修行的功夫,不是在插三枝香就可以去除的,经典上亦无此记载的,法无定法,法无执着,心诚礼拜为要,无诚好香礼拜亦枉然,有诚心无香礼拜亦可感!本人献一偈供参考:“千烧香,万烧香,心中无诚,空烧香”故佛前献香,应尽量选真材实料的上等香,勿用化学香料的香供佛,但每次只插一枝,勿插多,一包好香虽贵,但可用很久。

第四十条:佛教经典不可乱放

佛经为三宝中之法宝,经典之所在,自有龙天护法护持,见佛经如见佛,不可污损佛经,更不可将佛经入在夫妇房间内,更不可摆设于地下室或厕所旁边,应置放于书桌上或书柜上,但要高过腰部才可,而且放经典于桌上,不可超出桌檐,是为不敬。我们要用双手捧经,不可用单手,要高过腰部,手要洗干净,敬经如敬佛,不可马虎,有人拿经,不但用单手持经,还边走边甩着经典,真是罪过!还有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布遮盖着,免染灰尘,若经典破了,定要修补完整才可!

第四十一条:受戒弟子不得学习外道学术

凡是一个受过戒的弟子,才算正式佛教徒,而皈依三宝,只是信徒而已,而非教徒,戒律上规定:不得学习命相、风水、天文、地理、符法、问神、舞蹈、歌唱、卜封等术,违者既犯戒律,得负因果的。

第四十二条:在寺庙浴室中不得小便,洗衣

到寺庙过夜,于浴室中洗身,不可小便或洗衣服,因浴室乃出家人洗身之净地,不可污其他,免遭苦报,护僧经曰:“比丘在净地大小便,不择处所,以是因缘,当入地狱中,作肉厕井,火烧受苦不堪”,由此可知在浴室中小便,其罪非轻也!

第四十三条:入厕勿穿鞋,而换穿拖鞋

凡入厕所,应将鞋子脱下,换穿厕所内专用的木屐或拖鞋进厕,因将自己所穿的鞋入厕,鞋底会沾污垢,若再进入佛堂会污秽圣地,不得不慎 ,若万一遇到厕所无预备专用木屐或拖鞋,可赤脚进厕,出厕后再洗脚亦可,若穿鞋进厕,出厕一定要洗净鞋底后,方可入佛堂礼佛。出厕后,一定要将手用肥皂洗干净,不可只用水洗手而已,若大便后,照戒律规定,应以左手后二指,沾水洗肛门,方可拜佛,经上说“入厕不净者,不得入佛堂礼佛,不应饭食,不以坐僧床,不可与众行,因身不净,所持咒法,皆无效验”;可知若入厕后身不净,持咒拜佛皆不得应验,因你不净在先,那得应验呢?学佛者不可不知!

第四十四条:睡时应吉祥卧

一位学佛者,睡觉时,应采吉祥卧,即身体身右侧睡,脚稍弓,左手放于腿上,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,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,睡不昏沉,夜无恶梦。

于佛寺睡觉时,下身衣物及鞋袜,不得放得高过人头之部,因不净物,高过人头,非但不雅观,而且恐脏物掉落床上或有碍观瞻。

第四十五条:在佛寺内过夜睡觉,不得高声谈话

在佛寺内过夜,是常有的事,佛门本是修持圣地,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家人过夜的,但往往师父慈悲、行方便,我们应该自爱才对,这点很多人都会犯到。若您睡不着,要打灯看书可以,但需缴电费,因寺庙安板后,所有的灯光都要熄掉,若自己打灯用功,则是私人之便,应随意缴费,免犯盗常住物之罪,这是规矩,不得随便,因为来寺庙随心所欲滥用公物,会负因果的。

第四十六条:在佛寺内协助工作后,不可私带物品回家

很多人发心到佛寺义务帮忙法会上的工作,如厨房洗菜、洗碗、扫地等工作,大家作的很辛苦,等法会完毕后,会剩下一些菜或干的素料,如木耳、银针、香菇,剩菜有时很多吃不完,有些师父就自作主张,不知戒规,也为酬谢大家的辛劳,就大包小包化整为零,一包包的分给帮忙的人拿回家食用,如此犯了盗十方物之大罪,还是不知。这种情形,相当严重也普遍的,每家佛寺内的食品是常住的,不应分给他们,非但无功反而造罪,若饭菜食物实在很多,吃不完,可发配给大家,但要大家自己将物易出钱,投入功德箱内,算是用钱向常住买以这些所值剩下的食品,这样就不会负因果造业,两全其美。勿论你发心辛苦地来佛寺帮忙工作,纵使工作中,打破碗筷、花瓶,或打破其他佛寺物品,还是要照常赔钱,再买个新的来补换的。

总而言之,来佛寺帮忙工作,是在积造你的功德,而工作中或打破物品要赔,拿常住剩物,看价值多少,再将钱投入功德箱,如此可得圆满,功德无量!

第四十七条:勿用不净物或剩物供养师父

凡我们吃剩的饭菜,或拜过鬼神的食品水果,不可拿来供养出家人,如此会堕入脏地,不可不知。出家人是僧宝,是代表佛陀传扬佛法,延续佛教慧命,弘法利生的人天师表者,我们应常存恭敬心,供养他们一切食、衣、住、行无缺,能为我们开示佛法,引导我们信佛得闻佛法,使我们人生,活得更超越更充实,解脱一切痛苦,升华生命意义,更进一步了解生死,故应当以洁品供养僧宝,当是功德无量也!

第四十八条:法师讲经开示,不得讲话打瞌睡

我每次参加某法师佛学讲座时,就常看到有些人,漫不经心听讲,还跟邻座讲话闲聊,扰乱法师讲法,冒渎三宝,妨碍传法,罪业深重,还有打瞌睡,甚不礼貌。殊不如,法师讲法,乃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传法,相当神圣,讲法当中,亦有天龙八部护法,诸天神人,皆云集上空听法,听讲者不论讲话打瞌睡,当负因果之报,其罪非轻。法师在台上演讲,台下有人讲话打瞌睡,皆能看得很清楚,有少数人讲话打瞌睡,对一位演讲者而言,是相当不礼貌与不尊重的。在每逢法师讲法时,应勇跃参加听讲,但决不可打瞌睡讲话,如此保证对您的佛学当大有助益的!

第四十九条: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,当双手跪求领受

凡供养师父物品或供养现金,当跪拜手捧奉,或受师赠法物结缘,亦需跪受,表示恭敬之意,多人不知此礼节,有人身材高大,站着比师父高,供物站着上供,似居高临下,较为不敬,故身材高者,平时应站立师父身后两步距离,不可与师平行站立。

第五十条: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

很多人在佛堂顶礼师父,无论师父站在那个方向,都朝着师父的身体跪拜,这是不合乎礼仪的,应朝着佛像方向跪拜才对,若无佛像,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,一般可顶礼一拜即可。

拜佛有什么讲究?

1、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,入寺门后,不宜中央直行,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靠边行走。

2、进庙前沿尽量不要走中间,沿阶梯边沿而上,男左女右,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,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,而沙弥等从偏门进,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,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。

男左女右,女人进去时尽量跨右脚,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,不要踩在门槛上(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)。进庙门的时候,不要踩门槛。

3、心要虔诚,要茹素,手要干净;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“唠叨话”,不要用手指点佛像,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吹幕坝铩,不要跨过蒲团。

4、去道观许愿是要还愿的。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,方法进去问人就可以了。如果没许愿光是拜,就不用。寺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,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。就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。

5、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,私自拿供品等物,这也是不对的行为,叫“偷盗四方常住”也要获果报的。

6、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,不要忘了请几本,世间之物还有什么比经书更珍贵的

7、请来的经书护身符不可随意放置,应该取干净的书柜放好。同房时房间切不可有佛经护身符等法物,因为护身符等是护法护身的,沾上邪气将会起不到作用,这才是切记的。

扩展资料

拜佛注意事项:

香不能叫“买”而应该叫“请”。自己请自己的香,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。

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(三支即可,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),面朝大殿的大门(现在为了防止火灾,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),双手轻握三支青香(男的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女士反之),突然向上方一提,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,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

进庙烧香,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,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,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,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。所以烧可以烧一枝,可以烧两枝,最多烧三枝。一支敬佛,一支敬法,一支敬僧。

进庙烧香,可以自己带,也可以从外头买,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,所有你可直接用,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,如果困难,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,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。

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,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,女人用右边的。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:拜佛

入寺拜佛都有什么讲究

穿着整齐,干净,不得穿拖鞋,浓妆艳抹,在寺院不得大声喧哗,保持一个清净心,诚信心敬佛,这些是基本的。将就一点的就是:一、着装 

寺院是一个庄严、神圣的地方,一进去就可以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,自然我们的服装也会对这种环境起着一种衬托作用。

去寺院参访与礼佛时,我们最好穿着朴素大方,应避免穿颜色鲜艳及过于另类的服装。尤其女士进入寺院尽量不要穿得过于暴露与鲜艳。因为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穿著要求。

无论男女入寺参访应着宽松之衣,以便于礼拜,否则衣裤过紧,礼佛跪拜会很不方便。

服装的搭配通用原则是,莫过于得体大方,这样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会适用的。 

二、见僧人礼仪

在寺院当中,必然会遇到出家师父。出家人舍弃世间的五欲六尘,每日在那种清净的院落里修行梵行,他们代佛说法,开导群生,无论是他们的德行还是行持,都是值得我们去礼敬的。

通常来讲,在寺中行走时遇见出家人应恭敬合掌,同时口中可以说:「阿弥陀佛」或「师父您好」,以示恭敬。

在这里需要注意几点:

1、在厕所中不得礼拜问讯;

2、手中捧经典佛像时不得礼拜问讯;

3、手捧其它杂物时不得问讯。

其总的原则无非就是处处体现着恭敬即可。

至于如何称呼,我们可称僧人为法师或师父,若知道师父的法号则可以加上师父的法号称某某法师或某某师父。

三、进入殿堂 

一个大的寺院会有很多的殿,例如: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等,那么我们进入殿堂需要注意些甚么呢?在进门的时候,要靠门的一侧进入,在哪一侧进入则先迈哪只脚,例如:在右侧进入,那么我们则先让右脚进去,反之亦然。不得从中间进入,因为那样会长养我慢心及不恭敬。

有些殿堂会有供果,常见有的居士会随意拿取,这都是不如法的,因为佛前的供品都是十方三宝物,我们若随意拿取,罪过是非常严重的,还有的殿中会有法器我们不可以随意击打,因为有的法器是召集僧众用的,若任意击打会影响大众的修学,罪过也是不言而喻的。

在佛殿当中我们可以绕佛,据经典记载是有很多功德的,但我们要注意旋转的方向,应该是右绕佛,即顺时针,不得逆旋,因正旋表示恭敬之意,这也是源于印度人的礼仪与习惯。

在殿堂中不得大声嘻笑及大声说话,不要乱扔杂物及吐痰,这些都是没有素养的表现,况且佛殿是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圣地,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。

印光大师说,佛法在恭敬中求,一分恭敬一分受益,十分恭敬十分受益。所以我们处处要体现着恭敬之心,自然在心中就会有一种无形的约束,同时也可以收摄我们身心。

四、参加法会 

在家学佛居士与寺院及出家僧众的学修之一,便是参加寺院兴办的各种大大小小法会。

通常会每逢佛菩萨圣诞日举办法会,内容多为集众诵经、礼忏、念佛、听开示等。参加法会期间一些大的寺院会人数众多,那么自然需要一种良好的秩序,所以一定要服从寺院常住的安排,主要包括上殿和过堂的时间、课诵内容等。

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关于参加法会时上殿诵经的注意事项:

上殿应着海青及居士服。海青是具有汉传佛教特色及中

国古殿服装风格的服饰,为汉代人所穿着的服装,一直延用至今。出家众多着黄颜色及黑色海青,在家居士不可着黄色的海青,而一般穿着黑色及咖啡色海青。穿着

海青时最好搭配布鞋、长裤,若穿皮鞋及短裤会显得不伦不类,有失庄严,另外海青的袖子很大,里面不宜放置杂物和经书等,这样走起路来会显得很不雅观。

在大众集体诵经的时候,个人的声音不宜过大,以自己能听清为宜,因为梵呗念诵以清净庄严韵律和谐为主。在于摄心以至安静调服诸根。还有就是,人多的时候因为地方的差异所致,可能会存在不同方言及唱诵旋律的不同,如果一味大声唱诵,必然会听起来非常凌乱。

在大殿排班的次序依次是,出家男众、出家女众、在家男众、在家女众,所以在家居士都是站在后面的,而且是穿着海青的站在在家众的前面,未穿着的站在最后面。

居士上香的正确方法

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,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、十五等日期,广大群众有到寺院上香礼佛、祈福求安的习惯。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、广获法益、正善正行,以满所愿,故将上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,以祈共沾法益。

一、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?

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,古称丛林,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诸佛的尊敬、感激与怀念。去染成净,奉献人生,觉悟人生。如此而行,自然福慧具足,心想事成。

二、供养佛、菩萨一定要上香吗?

不一定。供养佛、菩萨方法很多,通常用鲜花(表因)和水果(表果),如果条件不具备,仅供一杯清水(表清净平等)也行。但是,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。通常用“香、花、灯、涂、果、乐”六供养,其中之一均可。三、上香的含义是什么?

第一、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,以此示范接引众生。

第二、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,感通十方三宝加持。

第三、表示燃烧自身,普香十方,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。

第四、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,含有默誓“勤修戒、定、慧,熄灭贪、嗔、痴”意,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,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。

四、上香求财可以得到吗?

不可以。佛经上讲:“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”。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,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,即佛门所说的“布施”。这启示我们:从生求财求福,先要舍财种福。财布施是因,得财富是果。舍是因,得是果,舍得不二。所以,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,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。佛门常讲:“命由己造,福由己求。”烧大香就发大财吗?这纯属“以凡夫之心,度诸佛之腹”。大彻大悟、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,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,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?当然不会。

五、有人一定要上香怎么办?

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,一般会限制烧大香,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,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,浓烟滚滚,不利环保,也易引起火患,如此,求福不成,反造无边罪业。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,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,同意安排焚烧,焚烧时,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。

六、上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?

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,果能一尘不染,获福无边。若要许愿,当放弃自私自利,损人利己的念头,发利益社会、利益众生之大心愿,则功德无量。佛经上讲“礼佛一拜,灭罪河沙;念佛一声,福增无量”是也。

七、礼拜佛菩萨,上几支香为宜?

上三支香为宜。此表示“戒、定、慧”三无漏学;也表示供养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上香供养。上香不在多少,贵在心诚,所谓“烧三支文明香,敬一片真诚心”。

八、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,给每个佛、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?

不一定。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,其它各殿合掌礼拜,效果是一样的。当然,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,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,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。

九、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?

不正确。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,第一支香插在中

间,心中默念:供养佛,觉而不迷;第二支香插在右边,心中默念:供养法,正而不邪;第三支香插在左边,心中默念:供养僧,净而不染。上完香后,应对佛像,

肃立合掌,恭敬礼佛。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,既可能引起火患,烧伤他人或自己,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,更造成浓烟滚滚,污染环境,危害健

康,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。

十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?

佛经上说:“一切供养中,法供养第一。”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,如理如法受持诵读,自行化他,为人演说。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

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

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

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,在一些重要的节庆日子,很多人都会选择去一些寺庙进行拜佛祈福,但是拜佛文化也有一些规矩的。每年都有一些出名的拜佛日子,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。

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1

首先,每逢初一十五就去上香祭拜,源自于佛教,在佛教中规定信徒,要在初一十五的时候吃斋、诵经、敬佛,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礼拜的形式。在佛教的一些经典论述当中,也明确表示每逢初一、十五这样的日子属于十斋日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民间对于拜神礼佛的日子,就比较统一的定为每逢农历初一、十五了。

同时在道教当中也认为,每逢初一、十五这样的日子被称为朔望,月亮的阴暗一面对着地球,因此被称为朔。而月亮被太阳照亮的一半对着地球就要望,因此一般在农历的十五或者十六,月亮都会出现一半阴一半阳的情况。而道教的阴阳之气变化,也大都从月相中观测得来,所以初一、十五这样的日子,也是道教有朔望之日需要清斋烧香的要求。

第二,那么拜神的日子是不是只有初一、十五这些日子呢,其他的时间拜神可以吗?从我们国家的'传统文化中来看,每一个月份甚至每一天,都有不同的神明可以祈福祭拜。比如正月,正月初一是天腊之辰,太上老君、东方七宿星君等都会下凡;正月初二天曹神君下凡;正月初三孙真人诞辰,太白北斗星下凡;正月初五赵公元帅巡查迎接财神,清静孙元君诞辰;正月初七真武下凡,四斗帝君下凡;正月初八南斗星下凡;正月初九太素三元君朝真;正月初十长生保命天尊下凡;正月十一消灾解厄天尊下凡;正月十三刘猛将军诞辰;正月十四三官神下凡;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赐福紫薇大帝诞辰、西斗帝君下凡等等。

由此可见,并不是只要初一、十五这些时间可以祭拜,其他时间也是可以祭拜的。

第三,祭拜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?一般而言在祭拜的时间选择上,上午要好于下午。祭拜神明最好选择上午到正午之间,阳气旺盛的时候,下午尤其是太阳落山之后,是不能祭拜的。

同时祭拜神明之前,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,最好是可以在祭拜之前就开始吃素,不能从事杀生的事情。在祭拜之前也要焚香沐浴,以最好的状态,最虔诚的心态来祭拜神明,向神佛祈福。

祭拜神佛的时候,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。我们国家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,入庙拜神,入屋叫人是一种礼貌和尊重。比如上香的时候要左手持香点燃,右手拂袖。在烧香的时候遇到了明火,不能用嘴去直接吹灭,而是应该用扇子上下煽动或者用右手扇灭。

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2

烧香拜佛的讲究和忌讳有什么

1、穿戴干净:预知第一天要去寺庙烧香,头天晚上就需要净身。净身就是洗去身上的尘埃,把自己稍微打整得整洁一点,并不是你要穿得多华贵,而是干净、整齐。穿戴不浮夸、另类。

2、进殿须知:如否有人注意到,一般的寺庙正殿都有两道门中间一道大门,两旁两道小门。而烧香拜佛进门也是有忌讳的,不是和尚尼姑最好不要走中间那道门,中间那道门被称为空门,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。

而两旁的们可供香客们进出,进门需要注意,女迈右脚。男迈左脚。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,这是对佛的不敬。进殿直接跨过就是。

3、拜佛礼仪:前来拜佛的人心要虔诚,手要干净,因为手要作揖,要拿香所以要干净。前来拜佛在殿内说话要注意,勿议论,勿喧哗。不要对任何佛像指指点点。由于前来拜佛的人比较多,大殿内蒲团比较多,需注意,烧香拜佛时来往不要跨过蒲团,不然会被视为不敬。

4、烧香数量:烧香拜佛,香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。三炷为自己祈福,六炷为两辈人祈福,九炷为三代人祈福。而十三是一个极致,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。是烧香再叩头。这也是最高的规格,一般寻常拜佛,三炷香就为好。

5、拿香手势:烧香的话,应该是左手拿香,烧香时,香要一次性点燃,要越旺越好,而点完香如何火还没灭,切勿用嘴吹,只需横拿上下晃动香受到风吹自会熄灭。上香的时候用右手在下握住香,高举过头顶作揖。作完揖后就可把手中香置于香炉中。

一天中不能烧香的时间

一般来说一天中上香合适的时间就是早上和晚上,不合适的时间就是中午和傍晚的时候。

因为老一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,“早晚一炉香”。一日之计在于晨,早晨是每一天的开始,也因此是十分重要的,而且我们国家很多人也都非常重视早晨,因为早晨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天的精神状态,所以早上烧香是比较灵验的,而且早上起来洗漱、整理干净之后烧一炷香也是以求一天都能顺顺利利,平平安安的。

而晚上上香则是表示吾日三省的意思,并且晚上上香是能够为家人积攒功德的。

关于,烧香拜佛的讲究和忌讳有什么,一天中不能烧香的时间详细内容,就为各位介绍到这里了。除了拜佛烧香需要注意的一些风水讲究,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要虔诚,因为心诚则灵。

拜佛日子有什么讲究3

一、去寺庙什么时间合适?

1、按照传统的烧香文化,每月的初一、十五是固定的烧香时间。因为每月这两天百无禁忌,都是可以去烧香拜佛。所以,每当初一十五就会有广大群众到寺院烧香礼拜。

2、佛教朝拜日有很多,佛教朝拜日也非常适合去寺庙烧香拜佛的。在佛教朝拜日中,最为出名的烧香时间是二月十九、六月十九、九月十九,因为这三天是观音的诞辰,所以前去拜佛求神的人最为多。

3、去寺庙的具体时间:去寺庙最好是在早晨去比较好,因为寺院许多法会都是在上午举行的,早上去容易遇到寺院法会,可以参加。另外,每个寺庙都有开门关门的时间,最好要提前了解一下。

二、佛教朝拜日期一览表

1、正月初一:弥勒菩萨圣诞。

2、二月初八:释迦牟尼佛出家日。

3、二月十九:观音菩萨圣诞。

4、二月廿一日:普贤菩萨圣诞。

5、四月初四:文殊菩萨圣诞。

6、四月初八:释加牟尼佛圣诞。

7、六月初三:韦驮菩萨圣诞。

8、六月十九:观世音菩萨成道日。

9、七月十三:大势至菩萨圣诞。

10、七月三十:地藏王菩萨圣诞。

11、九月十九:观世音菩萨出家日。

12、九月三十:药师佛圣诞。

13、十一月十七:阿弥陀佛圣诞。

14、十二月初八:释迦牟尼佛成道日。

三、去寺庙前要注意的事项:

1、寺庙是个庄严神圣的地方,所以保持最基本的整洁是必要的,不能只穿背心、短裤、打赤膊、穿拖鞋就进入。

2、去寺庙前最好吃素食,而且为了保持佛地清净,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。

3、未经寺内执事人员允许,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(宿舍)等地方,也不可以私自随意敲击寺院的钟、鼓等法器。

4、如果遇到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时,可以一起参加,但是不能高声喧哗干扰。

烧香拜佛有什么讲究烧香拜佛的讲究及禁忌

;     烧香拜佛有什么讲究?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烧香拜佛的讲究及禁忌。下面抓紧时间和我一起来看看吧。

      烧香拜佛有什么讲究 ?

      在现今的社会中,信佛的人越来越多,而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,每年春节及一些重要节日,很多人都会到寺院上香礼佛,来祈求平安幸福,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。

      今天就说一下我们去寺庙烧香拜佛的话,应该注意哪些上香的礼仪?

一、进门

      寺庙里会有许多道门,普通人进门只能走左边的那道门。进门时,男客先迈左脚,女客先迈右脚,迈得越大越好。

      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。因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,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之上。

      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顺的含义。

二、拜佛许愿

      拜佛前,先要净手。香不能叫“买”叫“请”。

      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。三炷为自己祈福,六炷为两辈人祈福,九炷为三代人祈福。十三是一个极致,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。

      先烧香再叩头,左手拿香,右手拿烛。烧香时,先用自己的火点燃香,要越旺越好,香火旺盛嘛。

      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握住香,高举过头顶作揖。作揖后,把香插在香灰里,就可进门叩头了。

      上香以3支为宜,此表示“戒、定、慧”三无漏学;也表示供养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。香入香炉时应呈水平角度,曰平平安安。

      跪拜姿势:双膝跪在蒲团上,双手合十,注意,这个双掌合十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,高举过头顶,向下至嘴边停顿,可许愿;再向下至心口,默念,再摊开双掌,掌心向上,上身拜倒。

三、上香

      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,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,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,安置胸前,香头平对菩萨圣像,再举香齐眉,之后,放下如动作:

      开始用左手分插,第一支香插中央,第二支香插右边,第三支香插左边。

      上完香后,应对佛像,肃立合掌,恭敬礼佛。

      如果是上环香,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,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。

      要是上檀香时,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,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都张开伸直,高举齐眉,前后放进香炉。运势不好加大师微信(nxzfs68),助您安居乐业,内修涵养,增添财运!

      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,右手接过送入;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,左手送入;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。

      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。烧香就是供养,烧檀香最好!

四、烧香注意事项

      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,如果你愿意,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,如果时间不允许,只在大雄宝殿也可。

      1、自己请自己的香,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。

      2、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(三支即可,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),面朝大殿的大门;双手轻握三支青香(男的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女士反之),突然向上方一提,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,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。

      3、上香后礼拜,三根香就够了,敬在一个炉中即可,“万佛一炉”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,合掌拜三下就可。

      4、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,闭眼许愿,然后三拜。(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)

      5、右转,面朝东方(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),许愿,三拜然后朝南、朝北。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,注意:应该用左手燃香,因为右手杀生,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,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。

      6、女性朋友来例假时候千万不要去上香,切记。

      7、进庙烧香,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,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,这时便可以得到佛、菩萨的加持,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。所以香可以烧一枝,可以烧两枝,最多烧三枝,不必多烧。

      8、三支清香,一支敬佛,一支敬法,一支敬僧;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,男人跪拜用左边的,女人用右边。

      9、心要虔诚,手要干净,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“唠叨话”,不要用手指点佛像。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,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;如果没把握做到,就千万别许愿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,然后又抛到脑后。所谓做人应该会有言必践吧。

      10、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,不要跨过蒲团,因为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觉,凡有人礼拜时,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。

      11、许愿是要还愿的,如果没许愿光是拜,就不用。

      烧香拜佛有什么讲究?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烧香拜佛的讲究及禁忌。下面抓紧时间和我一起来看看吧。

      烧香拜佛有什么讲究 ?

      在现今的社会中,信佛的人越来越多,而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,每年春节及一些重要节日,很多人都会到寺院上香礼佛,来祈求平安幸福,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。

      今天就说一下我们去寺庙烧香拜佛的话,应该注意哪些上香的礼仪?

一、进门

      寺庙里会有许多道门,普通人进门只能走左边的那道门。进门时,男客先迈左脚,女客先迈右脚,迈得越大越好。

      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。因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,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之上。

      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顺的含义。

二、拜佛许愿

      拜佛前,先要净手。香不能叫“买”叫“请”。

      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。三炷为自己祈福,六炷为两辈人祈福,九炷为三代人祈福。十三是一个极致,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。

      先烧香再叩头,左手拿香,右手拿烛。烧香时,先用自己的火点燃香,要越旺越好,香火旺盛嘛。

      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握住香,高举过头顶作揖。作揖后,把香插在香灰里,就可进门叩头了。

      上香以3支为宜,此表示“戒、定、慧”三无漏学;也表示供养佛、法、僧常住三宝。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。香入香炉时应呈水平角度,曰平平安安。

      跪拜姿势:双膝跪在蒲团上,双手合十,注意,这个双掌合十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,高举过头顶,向下至嘴边停顿,可许愿;再向下至心口,默念,再摊开双掌,掌心向上,上身拜倒。

三、上香

      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,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,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,安置胸前,香头平对菩萨圣像,再举香齐眉,之后,放下如动作:

      开始用左手分插,第一支香插中央,第二支香插右边,第三支香插左边。

      上完香后,应对佛像,肃立合掌,恭敬礼佛。

      如果是上环香,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,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。

      要是上檀香时,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,中指、无名指、小指都张开伸直,高举齐眉,前后放进香炉。运势不好加大师微信(nxzfs68),助您安居乐业,内修涵养,增添财运!

      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,右手接过送入;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,左手送入;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。

      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。烧香就是供养,烧檀香最好!

四、烧香注意事项

      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,如果你愿意,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,如果时间不允许,只在大雄宝殿也可。

      1、自己请自己的香,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。

      2、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(三支即可,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),面朝大殿的大门;双手轻握三支青香(男的左手在上,右手在下,女士反之),突然向上方一提,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,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。

      3、上香后礼拜,三根香就够了,敬在一个炉中即可,“万佛一炉”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,合掌拜三下就可。

      4、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,闭眼许愿,然后三拜。(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)

      5、右转,面朝东方(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),许愿,三拜然后朝南、朝北。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,注意:应该用左手燃香,因为右手杀生,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,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。

      6、女性朋友来例假时候千万不要去上香,切记。

      7、进庙烧香,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,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,这时便可以得到佛、菩萨的加持,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。所以香可以烧一枝,可以烧两枝,最多烧三枝,不必多烧。

      8、三支清香,一支敬佛,一支敬法,一支敬僧;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,男人跪拜用左边的,女人用右边。

      9、心要虔诚,手要干净,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“唠叨话”,不要用手指点佛像。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,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;如果没把握做到,就千万别许愿。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,然后又抛到脑后。所谓做人应该会有言必践吧。

      10、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,不要跨过蒲团,因为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觉,凡有人礼拜时,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。

      11、许愿是要还愿的,如果没许愿光是拜,就不用。


标签:菩萨